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世说新语|戏剧,让城市散发温暖人心的文化魅力

时间:2023-02-24 07:08: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首都舞台掀起了新一波观演热潮。芭蕾舞剧《红楼梦》,话剧《雷雨》,舞剧《五星出东方》《海上夫人》,京剧《锁麟囊》《大唐贵妃》,昆剧《曹雪芹》和音乐戏剧《乱我心者》等多台新创大戏、经典好戏在各大剧场上演,不少剧目一票难求,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为全面复苏的演出市场再添一份信心。(《北京日报》2月20日)


(相关资料图)

真羡慕!大概不少人看到这条新闻,心里都会涌起这样的念头。接着又不免琢磨:自己的城市,何时能有如此丰富的戏剧演出,如此繁荣的戏剧文化,让喜欢戏剧之人也大饱眼福呢?

北京生机勃勃的戏剧文化和市场,已经成为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体现。这种魅力,并不能完全归因于这座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禀赋——虽然那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资源和禀赋,就很难解释水乡乌镇这座曾经黯淡败落的古镇,如何向游客散发戏剧艺术的魅力。

2013年乌镇发起首届戏剧节时,许多人依惯性思维预测:乌镇将戏剧文化与小镇规划结合起来,无非也是打出一张名片、制造一个噱头、赢得一时热度,未必真能产生持续推动乃至引领发展的影响力。然而时至今日,随着乌镇戏剧节成为地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随着每年近千万游客到访这座戏剧重镇,人们不得不承认:叫古镇或文化小镇的地方很多,举办戏剧节艺术节的城市也很多,但乌镇做到了脱颖而出、长演不衰,让艺术光芒照进生活,让戏剧文化成为本地发展的“绿色能源”。

究竟是乌镇成就了戏剧,还是戏剧成就了乌镇?这是旁观者的疑问。对于乌镇当地人来说,他们的感受是:这里已经变成了艺术和梦的家园,戏剧就在自己的生活里。

乌镇的戏剧文化繁荣,不仅体现在戏剧节竞演单元这类“有组织的活动”,水平之高或者一票难求上。在乌镇,还有太多非传统剧场的公共空间可以让热爱戏剧的创作者们自由发挥:在小桥上,在老街里,在吱吱呀呀的木船船头,在哪位爱好戏剧的店家安排下的茶桌旁……只要有人安安心心地演,总会遇到知音认认真真地看。艺术和烟火,就那么自然而然地,默契相守各自生长。

我们经常感慨,这个城市很有文化,那个城市缺少文化。如此对比,其实涵盖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是否深厚,二是这个城市当前的文化生态是否健康和富有活力。

北京和乌镇,两个打造戏剧魅力的样本,让我们看到当下一些城市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经营城市文化品牌上的差距。

北京坐拥文化富矿,但若论戏剧文化和戏剧市场的繁荣,依然离不开北京人艺等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坚守“戏比天大”的专业精神,唯其如此,才能得到观众热情而持久的追随。乌镇办戏剧节,并坚定地把艺术带入生活,这样的创新精神和真诚态度,才是乌镇与戏剧完美携手的关键所在。

反之,如果把“演戏”当“作秀”,不能坚持“戏剧属于人民”“艺术走入生活”的理念与行动,当然不可能打造出真正的文化大IP,也不可能让城市散发温暖人心的文化魅力。(刘采萍)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X 关闭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